上海瑞金医院陆小溦医生:痛经怎么破?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会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原因有哪些?怎么治疗?怎么预防?痛经分类?
痛经分为:
(1)原发性痛经:指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就有痛经。
(2)继发性痛经:指月经来潮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痛经。

痛经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原发性痛经:发生在经前几小时或月经开始后,持续1~3天耻骨上(小腹)痉挛性疼痛,伴腰酸,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甚至可能晕倒。
继发性痛经:经前1-2周开始,持续到血止后几天才慢慢缓解。疼痛多样性,时为痉挛、绞痛,或钝痛、胀痛甚至剧烈刺痛。不随年纪而减轻,反而逐渐加重。
痛经由哪些原因造成?
原发性痛经:首先排除子宫畸形的情况,比如残角子宫。还有,青春期月经一直没来,但是有周期性下腹痛等情况,一定及时就诊,要当心生殖道闭锁类的疾病,如阴道横膈、处女膜闭锁等。
原发性痛经主要原因:
子宫收缩异常
前列腺素或化学介质所致过敏反应等合成与释放过度,介导性疼痛;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的作用,收缩强度增加。
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进行性加重”,腰骶性交痛。
子宫肌腺病:伴有月经过多,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间质)跑到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造成粘连,或在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
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间质进入子宫肌层,伴随病灶周围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和增生,称为子宫腺肌病。
哪些人容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
一般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总患病10~15%近年有明显升高趋势,主要是30岁前未生育/生育少/晚的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生育多者。这基本是城市“白骨精”的写照啊!
遇到痛经和不孕该怎么办?
(1)药物:抑制排卵
短效避孕药;
避孕环(左炔诺孕酮);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即“闭经针”,使痛经者不来月经,一般联合手术降低病灶及疼痛复发、提高受孕几率。
(2)手术
需要手术的情况:药物治疗后症状和局部病变严重不好转,
愿望自己试孕的患者,较大卵巢“巧克力囊肿”,改善助孕促排/取卵/移植效果。
(3)试管助孕
何时需进行助孕?
卵巢内膜异位囊肿造成排卵障碍;
输卵管/盆腔粘连;
术后一年未孕或复发,建议助孕。
另外,如果≥35岁或卵巢功能有减低倾向,建议及早助孕。
有时候为了保留卵巢功能,建议先试管促排冷冻胚胎,然后注射闭经针,使内异症病灶萎缩,再移植胚胎,能增加成功率。

日常注意事项与预防如下:
(1)家庭成员的关爱支持,消除不良情绪。
(2)了解原发性、继发性痛经的相关科普知识,学会自我护理,有异常及时就诊。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保持合适的体重,学会痛经常见的缓解措施,如听轻音乐、腹部的保暖、保持愉快的心情等。
(4)饮食管理:饮食以温热为宜,忌生冷以及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及饮浓茶、浓咖啡等。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 铁剂、低脂肪、易吸收、无刺激性食物,如蛋类、猪肝、牛肉、鸡胸肉等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三餐规律, 多吃蔬菜、水果。
(5)运动管理:根据平时的运动情况和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经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瑜伽、太极拳、有氧健身操等),步行是目前推荐的适合痛经患者最安全的方。
(6)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经期卫生,保持皮肤及外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卫生巾。不洗池浴,不游泳、避免冷水洗浴、常温水沐浴。
避免淋雨受凉、不能长时间躺在湿地。出汗及时擦干,勤换内衣内裤。居室应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保持清洁卫生。
(7)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p>
(8)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9)复查随访: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诊。
本文转载自好大夫,版权归陆小溦医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