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戴雪医生:中孕之殇——宫颈机能不全

0

宫颈机能不全(CIC),也叫宫颈口松驰症,系宫颈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在足月妊娠前出现进行性、无痛性宫颈缩短、扩张、异常及漏斗状宫颈,妊娠中晚期无法维持妊娠。

也就是说,一般正常宫颈是闭合的,只有到分娩发动时才会打开,而宫颈机能不全者,则会在孕中期发生宫颈扩张,胎囊突出而诱发宫缩,从而引起流产。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早产及中、晚期重复性流产。

目前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发病率为0.1%~1.0%,是导致复发性是中晚期妊娠流产及早产的重要原因。作为临床诊断性疾病,CIC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宫颈环扎术是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术式和有效方法

危险因素:

妊娠相关因素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曾经发生过妊娠中晚期流产、巨大儿分娩史、急产手术史(产钳、胎吸、臀位牵引)等。

宫颈发育畸形 :宫颈发育畸形 如双宫颈畸形、宫颈花瓣样畸形、先天性宫颈狭窄等。

宫颈手术史:近年来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病趋势的年轻化,宫颈锥切术、LEEP刀手术等医源性因素受到重视,手术缩短了宫颈长度,去除了部分宫颈组织,而且造成了宫颈组织的纤维化疤痕化都增加了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

 

诊断:

诊断诊据:对于宫颈机能不全,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明确的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依靠2次或2次以上的晚期流产史和早产史,且排除感染、出血、胎盘早剥等其他原因导致的晚期流产,再加上无痛性宫颈扩张和羊膜囊膨出。

之前没有单胎妊娠早产病史,本次妊娠偶尔一次测得宫颈长度较短,不能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的流产常常发生在相近孕周,而且宫颈扩张不伴有宫缩疼痛,有时甚至会没有出血症状,所以诊断需要医生细心了解病史,警惕该病的可能。

超声有助于发现宫颈机能不全,怀疑此病时,应在阴道超声下密切监视宫颈长度的变化,扩张的宫颈内口形状逐渐依照“T,Y,V,U”动态变化。当宫颈长度<25mm或宫颈内口漏斗形成伴宫颈缩短,提示早产风险增大。

 

治疗:

一般治疗:限制体力活动,适当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可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以减轻对子宫下段和宫颈管的压力。

不过它们的临床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非手术治疗:孕激素主要针对妊娠期可能发生的子宫高反应性,可以减少宫缩。首选经阴道给药,可持续至妊娠28周。

抗生素可预防生殖道感染。感染常常是宫颈环扎术失败的原因,因此术前排除阴道炎非常重要,即使是紧急宫颈环扎术,最好也要先得到生殖道没有感染的证据。预防性环扎如果发现感染,可适当延期手术,先处理感染情况。

子宫托对于宫颈机能高风险者被证明有效,具有不良反应少、花费低、取放方便等优势。

 

手术治疗:宫颈环扎术是目前唯一用于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活产率。

手术方法现在有经腹腔镜环扎和经阴道环扎两种。手术时间一般在孕前,孕12-14周或者孕期紧急环扎。

当确诊为宫颈功能不全时,应考虑行宫颈环扎术。

 

本文是戴雪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