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爱医院彭献东医生:血栓前状态也会导致移植失败及胎停

0


今天来跟大家谈谈血栓前状态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通俗地说就是反复自然流产,专家们的说法是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宫内妊娠丢失,说起来有些绕口。在这里给大家划一下重点:2次或者2次宫内胎停!生化妊娠算不算?暂时不算!宫外孕算不算?不算!葡萄胎算不算?不算!

血栓前状态又是什么?这是个比较新的名词,大白话就是血液容易形成血栓,用专家的话就是指多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容易导致血液学变化而形成血栓。大大卖弄了半天专业术语,其实就是凝血血栓功能以及相关的一套检查异常!大家只要这么理解就行了

血栓前状态的主要危害就是——流产!原理大概如下:血栓前状态使得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可降低绒毛膜间的血流灌注,形成局部微血栓,使胎盘组织的血液供应下降,从而导致胎盘发育不良甚至引起胎盘梗死,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而流产。

另一个新研究发现的潜在危害就是,母体血栓前状态可能导致移植失败。目前认为反复种植失败与复发性流产可能是同一病理机制的不同时期的表现,即早期表现为胚胎种植失败,晚期则为复发性流产。甚至有人认为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发病机制也均与母体内或胎盘内存在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有关。

 

血栓前状态又有遗传性和获得性之分,也就是先天和后天之分。引起遗传性血栓前状态的因素主要有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蛋白C和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III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引起获得性血栓前状态的因素包括抗磷脂综合征和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临床上与之相关的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相关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狼疮抗凝物及同型半胱氨酸。

接下来我们谈谈治疗。血栓前状态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包括小剂量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但是抗凝治疗在反复种植失败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通过增加子宫内膜血流而提高胚胎种植率,但也有些研究不支持这个结论。大大觉得,阿司匹林和肝素的应用在血栓前状态的患者中使用还是可以获益的,但如果你的这些指标都正常,这些药物是否需要使用就有待商榷了。

最后,要和大家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过度检查和治疗,如果你有需要和担心,欢迎你和自己的医生好好交流,做针对性的检查,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效率。


中国辅助生殖生育医学资讯网

【Reproduction News】生殖医生经纪

欢迎投稿:info@reprodnews.co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