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贴标签的好坏,但小到个人,大到城市、国家,标签作为鲜明特色的标志,是某人某物给你的最深印象。比如娱乐圈,平时工作很忙,我没啥时间去看娱乐圈里的八卦新闻,但火箭少女101里的杨超越,还是成功的让我记住了她。作为“全村的希望”,她略显笨拙但却努力向上的形象是她独特的标签,虽然舞姿和歌喉都不出色,但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关注,从这个角度而言,她成功了。和明星相比,医生这份职业要低调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生的标签也一直存在。患者选你作为他/她的主治医生,一定是有充分理由的,或是你医术精湛,或是你医德高尚,又或是你人气爆棚,其中,出色的业务能力一定是最闪亮的标签,最能吸引患者。说到我自己,自认为是一名称职的好医生。以前为上海妇产科界和生殖界所熟悉是因为我很会唱歌,曾获2008年上海妇产科界卡拉OK大赛第一名,从此这个标签就一直跟着我,哪个李昆明医生啊?就是那个很会唱歌的。当然,2017年开始的公众号之旅也让我的标签又多了一个,还因此被朋友们戏谑为斜杠青年。贴标签,小到一个人如此,大到一个城市亦然。在这个城市设计越来越同质化的年代,标志性的建筑和文化是各个城市特有的标签。比如你出差,半夜三更醒来之后,透过窗户看到的是“开瓶器”、“注射器”的话,那肯定在魔都;如果看到的是“大裤衩”的话,毫无疑问,在帝都。
最近,去一个城市开会,它的标签是赵雷、火锅、熊猫。
没错,这个城市就是成都。赵雷那首广为传唱的民谣让成都这个城市更广为人知,成都的火锅也是男女老少通吃,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标签,那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滚滚”,大熊猫。
/他来了,他来了/
/捉到一只小熊猫~/
这次来成都,除了参加专业的学术会议,我们还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熊猫繁育专家们一起为国宝的繁殖操了操心。之前对于滚滚的印象就是萌萌哒,并没有深层次去了解这个萌物为什么变得这么稀少。和动物学专家取经后才知道其中的原因,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雌性大熊猫一年发情一次,持续1-3天,排1-2个卵。相比于人类每月一次的排卵,要少多了。
当然,动物发情周期都要少于人类,比如狗每年发情2次,猫每年发情2-3次,我们的近亲猩猩每1-3个月发情一次,相比较这些动物而言,大熊猫每年一次的发情周期还是太少了,这是大熊猫数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雄性大熊猫XXOO能力太差
电影《功夫熊猫》里的阿宝是个功夫高手,咏春、散打样样精通。但在做爱做的事这件事情上,现实世界里雄性大熊猫那方面的功夫可就差强人意了。很多雄性滚滚对雌性滚滚毫无兴趣,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男滚滚,因为女滚滚一年才发情一次,男滚滚平时完全没有没有练习的机会啊,发情的那一两天就让人家硬上,实在有点勉为其难。而且,雄性大熊猫的丁丁也比较小,还曾经为此闹出过笑话。“美兰”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五只熊猫宝宝,毛色分明、容颜娟丽、身姿柔美,刚出生的时候被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弄错性别,当做女孩子养大,2010年回到中国后还为他招婿。结果,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表现出了雄性大熊猫性成熟期的反应,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美兰是位美男子。
除了大大咧咧的美国人不靠谱之外,大熊猫丁丁比较小也是一个客观原因。好在虽然熊猫的性能力比较差,其精子质量还是很好的,目前美兰都已经是15个孩子的爸爸了。
熊猫基地的老师告诉我们,野生大熊猫自主交配的能力要比圈养的强很多,可能是圈养大熊猫的生活状态不同于野生,导致了其对这件事情毫无性致。
我们这些人类生殖专家分析下来,觉得可能与其慵懒的生活习惯有关,缺乏野生大熊猫那种为了生存努力寻找食物的劲儿,所以其荷尔蒙状态有差异,最终导致圈养大熊猫对交配这件事儿缺少兴趣。
对于我们人来说,做个B超监测一下卵泡或者胚胎发育是轻松愉快的事情,但对于滚滚而言,这变得极其困难。因为卵巢的位置很深,而且,滚滚每天要进食大量的竹子,肠道里都是满满的便便,腹部超声基本看不到卵巢。
如果要监测的话,得在麻醉状态下操作。好在在熊猫基地专家们的努力下,单纯通过收集发情期雌性大熊猫的尿液,分析雌孕激素的变化,就能精确判断排卵的时间,从而安排交配或者人工授精的时机,取得了很好的繁育成果。
我们也和基地的老师探讨了要不要给熊猫做试管宝宝,目前看起来不需要。在熊猫基地专家的努力下,截止2018年8月,共繁育大熊猫188胎,284仔,现存活195只。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大熊猫将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其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是对中国大熊猫保护成绩的肯定,也是熊猫孕育专家多年努力的成果。
对于雄性大熊猫毫无性趣这件事,我在想能不能在雌性大熊猫发情的时候,适度的给雄性大熊猫用些药物比如睾酮或者淫羊藿等草药,老师们也说不需要,目前的原则是尽量不去过多干扰他们的内分泌。
所以,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能否更方便的取精(目前需要在麻醉状态下操作)和更方便的监测大熊猫的卵泡和怀孕后的熊猫宝宝(特制阴道、直肠超声探头)。
半天的交流,大家都收获多多。但我毕竟是人类生殖专家,从熊猫再返回到人身上,是作为医生该做的事情。
对于大熊猫我们只有等待她的发情期,但对于人,我们可以采取促排卵治疗,缩短成功受孕的等待时间。常用的口服促排卵药物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只要在医生监护下用药,还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不推崇圈养大熊猫那种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作息,人家是国宝,有钱任性,你又不是国宝,还是得学习野生大熊猫那种为了生活努力奔波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健身,接受医生的指导,有了强健的体魄之后,性能力和生殖能力可能都会改善,对于那些因为男性因素需要做辅助生育的患者而言,这样操作以后说不定都会自然怀孕了呢,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祝大家顺利好孕,那时候,你一定是家人眼中分量最重的大熊猫!憧憬一下那10个月好吃懒做的熊猫般的幸福生活吧!
中国辅助生殖生育医学资讯网
【Reproduction News】生殖医生经纪
欢迎投稿:info@reprod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