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上妇产科医师论坛 | 生殖分论坛圆满落幕

0

2020年12月5日生殖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生殖分论坛开幕式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会长陶敏芳教授主持。全体生殖医师分会委员以及主要来自上海市生殖医学领域的200余位医生代表莅临大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进行致辞,她表示生殖医生在疫情期间坚守自己的岗位书写温暖篇章,展现了生殖人的风采。李文教授牵头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备孕及孕早期管理的专家共识》,引起广大反响。虽然上海市医师协会生殖分会还年轻,但也取得了众多成果,对此进行高度评价并肯定了生殖医师分会的工作。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会上,各位专家纷纷奉献精彩的课题报告,大家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会场气氛高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孙晓溪教授:《极低卵巢储备功能患者的诊疗策略》
孙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卵巢地储备、低反应、低预后的概念以及低预后的波塞冬分类标准。随后详细介绍了低反应患者适合的促排卵方案、IVF/ICSI/AH治疗选择。并对低反应患者PGT-A的选择,胚胎移植数量的选择进行了阐述。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李文教授:《新冠疫情下聚焦“病毒与生殖健康”》
李教授着眼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病毒对人类生殖系统以及子代影响的关注热点,简单说明了腮腺炎病毒以及HIV病毒对生殖健康的影响。随后就目前现有的研究着重讲授了热点的HPV病毒、HBV病毒以及新冠病毒COVID-19与生殖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劲松研究员:《“人造精子细胞”介导的基因编辑》
李教授开始为我们生动地介绍了获得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介导的基因编辑以及体细胞核移植介导。随后带来了两个案例:复杂遗传疾病模拟—MA(Mullerian duct anomalies ,苗勒管异常);模拟多基因剂量下调导致的 DM1(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Type 1) 疾病。最后细说基因组标签计划 (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希望GTP 的应用有望形成蛋白质伙伴组研究模式。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滕晓明教授;《男性因素对反复种植失败的影响》
滕教授从精子因素对RIF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精子对复发性流产(RIF)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讲授了男性因素对RIF的影响。阐述了精子形态对临床的意义,以及精子DNA损伤因素。通过临床药物、手术、缩短禁欲时间的方法,明确实验室对策包括精液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受精方式以及精子来源,使得患者有更好的结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匡延平教授:《PGT-A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思考》
匡教授首先阐述了目前PGT-A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项对照研究,匡教授提出了PGT-A在复发性流产治疗应用的建议,认为过度PGT-A干预治疗不可取;需要充分咨询,告知效率、成本及风险等;期待有更高质量的PGT-A有效性的临床研究;PGT-A 技术有待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贇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IVF促排策略》
孙教授主要为我们讲授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IVF策略。孙教授总结认为EMS不孕患者IVF前需要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EMS分期、卵巢储备、年龄等进行个体化的促排方案。轻度EMS卵巢储备正常,可考虑常规促排方案。中重度EMS卵巢储备正常,可考虑超长方案。中重度EMS,卵巢储备差,可考虑温和刺激、微刺激及自然周期方案。IVF前巧囊是否要手术需根据巧囊大小、是否影响取卵、囊肿性质及卵巢储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目前证据提示IVF促排卵并不增加EMS进展及复发风险。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李昆明教授:《拮抗剂方案——万能的促排方案?》
李教授分析了国内外目前的拮抗剂方案应用现状,总结了拮抗剂方案以及长方案的优缺点。李教授认为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万能方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是主流方案,拮抗剂方案因其适应范围广、注射负担轻、OHSS发生率低,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可称之为多能方案;卵泡发育同步性差可能通过雌激素预处理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扳机方案根据是否进行新鲜周期移植进行选择,对于拟行鲜胚移植的患者,HCG扳机是首选;双扳机对部分人群可能有益处。
今年国际国内风云变换,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作为生殖医学工作者,让中华民族这艘巨型航母永葆青春活力,是我们的历史担当。我们将为肩负的责任砥砺前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