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戴雪—子宫息肉,你真的了解它吗?

1+


    戴雪

  •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 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
  • 江苏省医学会妇保委员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
  • 擅长诊治男女不孕症,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生殖门诊很多患者都会关心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影响怀孕。

我们来打个比方解释一下:如果受精卵是种子,子宫内膜是土壤,那么子宫内膜息肉就相当于杂草了!

土地上长了杂草就可能干扰种子生长发育,但是也并不是寸草不生!必要时候除除草,让胚胎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生殖医生的工作啦!

1.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um polyp,EP)是局部内膜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由少量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管壁较厚的血管以及子宫内膜腺体组成。可单发,也可多发。是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

2. 子宫息肉长什么样?

3. 为什么我会得子宫内膜息肉?

①炎症学说

②激素紊乱学说:局部雌激素合成过多或局部雌激素受体高表达,孕激素受体相对低表达。

③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学说:增殖 / 凋亡相关基因 Ki-67,Bcl-2/Bax,p63 表达失衡。

④细胞因子失衡学说:如 EGF、IGF、VEGF 和 TGF 等,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作用于子宫内膜,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及相互作用都有可能参与内膜息肉的发生。

⑤遗传因素:子宫内膜息肉细胞存在多条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异常。

⑥药物因素:如服用米非司酮和他莫昔芬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为不服药者的 2~3 倍。

4. 为什么感觉身边很多人都有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 7.8%~34.9%。常见于 35 岁以上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35 岁以下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约 3%,35 岁以上的女性约为 23%,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最高,约为 31%。

术后复发率为 6.2% ~ 29%。术后复发时间几天至几年不等。几天至 1 个月为短期复发,术后几个月至几年为晚期复发。

5. 长了息肉会有哪些表现?

小于1 cm的息肉,基本上没啥感觉,可是已经开始影响受孕率了。

往往在做检查时候无意中被发现,等长再大,就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比如月经失调、月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围排卵期出血……

6. 内膜息肉为什么会影响怀孕?

子宫内膜息肉为突入宫腔内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使宫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胚胎的着床。

有文献报道,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4.89%,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的风险增加,在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不孕症患者的妊娠孕率可以提高到35%~35%。

7.  息肉会不会恶变?

子宫内膜息肉要变坏,也不容易,通常发生率为0~12.9%。

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绝经前妇女息肉恶变风险似乎很低。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阴道流血常预示恶变的可能性。

8. 息肉会不会自愈?

子宫内膜息肉自然消退率高达25%,并且与长度大于1 cm息肉相比,较小的息肉更容易自发消退。

9. 哪些情况需要做手术?

有临床症状,如不规则阴道流血;

有出血的绝经后息肉,需要警惕恶变问题,应积极治疗;

不孕症女性切除息肉,可提高自然受孕能力;

试管婴儿前切除息肉,有助于试管婴儿成功率。

目前,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安全性高,但不推荐盲目刮宫。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

10.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吃黄体酮有用吗?

使用孕激素造成激素撤退性内膜剥脱和使用宫内孕激素缓释环来治疗内膜息肉的方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015AAGL指南提出:药物治疗对息肉的作用有限,不推荐药物治疗息肉。

对于又大又有症状的息肉而言,宫腔镜切除手术仍然是黄金标准。


中国辅助生殖生育医学资讯网

【Reproduction News】生殖医生经纪

欢迎投稿:info@reprodnews.com

1+